外交部回应“中国核弹头数量增加”:坚定维护和平战略,持续推动全球核安全进程
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发布了一份关于全球核弹头数量的推算报告,指出中国的核弹头数量相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对于这一数据,中国外交部在例行记者会上进行了回应,强调中国始终将核力量维持在国家安全所需要的最低水平,并坚定维护和平的战略选择。
据报道,该研究所的分析指出,今年1月,中国的核弹头数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90枚,总数达到了一定规模,这一数据并未全面反映中国核力量的真实情况,也未能充分考虑到中国在核安全、核裁减以及维护全球战略稳定等方面所做的积极贡献。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方发布的《新时代中国国防》白皮书已经明确阐述了中国自卫防御的核战略,保持高度的稳定性、延续性和可预测性,发言人强调,中国一贯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也不针对任何特定国家制定核策略,中国不仅是全球维护核不扩散和促进核裁减的积极行动者,更是推动全球核安全进程的重要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核武器发展始终坚持自卫防御的原则,旨在维护国家安全和战略稳定,与此同时,中国也在积极推进核裁减,致力于减少核武器的数量和风险,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核安全合作,与世界各国一道,共同应对核安全挑战。
中国的核武器技术在整个亚洲地区也相当先进,这进一步证明了其在核武器研发方面的实力和决心,特别是像“巨浪3”导弹这样的核载具,不仅提升了中国战略防御的能力,也为中国在全球事务中发挥了更加积极的作用提供了有力支撑。
尽管中国的核弹头数量有所增加,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正在寻求扩张核武库或采取更为激进的核政策,相反,中国始终将核力量视为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手段,而非对外扩张的工具,在看待中国核弹头数量增加这一问题时,应全面考虑中国的国家安全需求、核战略选择以及为全球核安全所做的贡献。
还需要指出的是,全球核安全问题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话题,各国在核武库问题上的立场和态度直接影响着全球战略稳定与安全,在处理相关问题时,应坚持客观、公正和透明的原则,避免片面解读和误解。
针对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这份报告,有专家表示,该报告所提供的数据和分析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评价一个国家核政策或核力量的唯一依据,因为核力量的实际情况涉及到诸多因素,包括国家的战略需求、技术水平、国际环境等,在评估一个国家核力量时,应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中国外交部对于“中国核弹头数量增加”这一问题的回应,体现了中国一贯坚持的和平、稳定和发展的大国战略,中国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致力于维护全球战略稳定和安全,中国也将继续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共同推动全球核安全进程和核裁减目标的实现。
在这个过程中,各国应保持理性、客观的态度,加强沟通和协作,共同应对全球核安全挑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目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