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貔貅:招财辟邪的瑞兽传奇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貔貅以其独特的形象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人们心中招财辟邪的瑞兽,它不仅是古代帝王权臣的宠儿,更是民间百姓祈求吉祥、平安的寄托,貔貅究竟是什么?它又有哪些传奇故事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呢?
貔貅的形象与起源
貔貅,拼音为pí xiū,别称“辟邪、天禄、百解”,俗称“貔大虎”,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貔貅是黄帝训导的猛兽,与龙、凤、龟、麒麟并称为五大瑞兽,其外貌形态像老虎或熊,毛色灰白,身形如虎豹,首尾似龙状,其色亦金亦玉,其肩长有一对羽翼却不可展,且头生一角并后仰,在古时是分一角或两角的,一角称为“天禄”,两角称为“辟邪”,貔貅的形象在汉代的艺术作品中已有体现,多为带翼的四足兽,其造形可能传自西亚。
貔貅的传奇故事
1、姜子牙与貔貅
商末年时,姜子牙伐纣,在行军途中遇见一只貔貅,姜子牙知道它是凶猛的神物,便用师傅教给他的咒语将其收服,并带着它打了很多胜仗,后来武王十分高兴,就封貔貅一个官,官号为“云”,貔貅因只吃不拉,只进不出的特性,被民间视为招财的神兽加以贡奉。
2、萧统救民与貔貅
南朝时期,梁武帝萧衍的长子萧统隐居在绍兴读书,有一年,始兴、南雄一带流行瘟疫,死了很多人,据说只有用貔貅角磨水喝才能治愈,萧统为了给百姓治病,从始兴到南雄去追捕一只貔貅,直到在三影塔下才将貔貅抓住,百姓得以治愈,而萧统却劳累过度身亡,后人为纪念萧统,同时也为了寄托祛灾托福的心愿,建塔时就将貔貅放在塔的檐脊。
貔貅的文化内涵
1、招财进宝
貔貅作为招财进宝的瑞兽,其典故源于其只进不出的特性,它平常吃食的都是一些金银珠宝,因此人们相信佩戴或摆放貔貅能够带来财运和好运。
2、辟邪保平安
貔貅作为天庭中的守卫,威武勇猛,那些邪祟都十分惧怕它,人们相信佩戴或摆放貔貅能够辟邪保平安,驱逐身边的晦气和邪气。
3、转运开运
貔貅强大的辟邪能力还能帮助人们驱逐身边的晦气,让人们获得更多的好运和机遇,人们常常在重要时刻或需要转运时佩戴或摆放貔貅。
貔貅的佩戴与摆放
貔貅的佩戴和摆放是一门很深的学问,貔貅应该摆放在家中的财位或客厅的显眼位置,以便发挥其招财辟邪的功效,貔貅的头应该朝向门外或窗外,以便吸纳外界的财气和好运,在佩戴貔貅时,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材质和款式,并经常清洗和保养,以保持其良好的状态。
貔貅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其独特的形象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深受人们的喜爱和追捧,无论是佩戴还是摆放貔貅,都能够为人们带来好运和吉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