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3点:申时,时光流转中的养生智慧
在古老的中华文化中,时间被赋予了独特的意义,古人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都有其独特的名称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下午3点,正是十二时辰中的申时,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时刻。
申时,又称哺时、日埔、夕食等,是下午15点至17点的时间段,对于古人来说,这是第二次吃饭的时候,也是猴子叫声最为清亮的时刻,在这个时间段内,太阳逐渐西下,但阳光依然明媚,万物生机勃勃。
在申时,人们的工作和学习逐渐进入尾声,开始为晚餐和休息做准备,这个时刻并不仅仅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个普通时段,它还蕴含着丰富的养生智慧。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申时对应的是膀胱经,膀胱经是中医理论中的一条重要经脉,它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下项,夹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在申时,膀胱经的气血最为旺盛,此时敲打背部的膀胱经,能快速地缓解疲劳、提升阳气、振奋精神,这对于现代人来说尤为重要,因为长时间的工作和学习往往会使人感到疲惫不堪,而申时的养生方法则能帮助我们迅速恢复精力。
申时也是调节体内水液的重要时刻,膀胱作为调节体内水液的主要脏器之一,被称为“津液之腑”,在申时,膀胱进行气化活动时可以充分利用体内的津液,更好地起到营养内脏组织、溶解排出毒素的作用,在申时喝一碗白米粥或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打一套八段锦等,都能促进毒素的排出,保持身体的健康状态。
除了养生方面的智慧外,申时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申时常常被用来描绘夕阳下的美景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在杜甫的《徐步》诗中就有“荒庭日欲哺”之句,生动地描绘了申时庭院中的景象,而在《资治通鉴·唐纪》中,“晡时”一词也被用来描述某个事件的发生时间,体现了申时在历史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申时还与十二生肖中的猴子有着密切的联系,据说在申时猴子叫得最为清亮,因此申时也被称为“猴时”,这种联系不仅丰富了申时的文化内涵,还使得申时更加生动有趣。
下午3点作为申时,在中华文化中承载着丰富的养生智慧和文化内涵,在这个时刻里,我们不仅可以利用中医的养生方法来调节身体状态、缓解疲劳、提升阳气;还可以欣赏夕阳下的美景、感受生活的美好;更可以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让我们珍惜每一个申时时刻,用心感受时光流转中的美好与智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