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发烧捂被子发汗险丧命,医生紧急救治揭示误区
一则关于一名年轻小伙因发烧时采取捂被子发汗的错误做法,导致病情恶化,最终被紧急送入ICU(重症监护室)的新闻引起了广泛关注,这起事件不仅让人唏嘘不已,也再次提醒公众在面对发烧时,应科学对待,避免陷入误区。
据了解,这名小伙姓张,今年25岁,平时身体较为健康,几天前,他突感身体不适,测量体温后发现自己发烧了,由于家中没有备用的退烧药,小张便想起了小时候母亲常用的“捂被子发汗”的方法,他认为只要出一身汗,烧就能退下来,于是,他紧闭门窗,裹上厚厚的被子,试图通过发汗来退烧。
事情并没有按照小张的预期发展,几个小时后,他不仅没有退烧,反而出现了呼吸急促、意识模糊等症状,家人发现情况不妙,立即拨打了急救电话,救护车很快赶到,将小张送往了附近的医院。
经过医生的初步检查,小张被诊断为“热射病”,这是一种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的疾病,由于小张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中,且没有得到有效散热,导致病情迅速恶化。
医生立即对小张进行了紧急救治,包括降温、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措施,小张也被转入ICU进行密切观察和治疗,经过医护人员的全力抢救,小张的病情逐渐稳定下来,但仍需进一步观察和治疗。
这起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许多网友纷纷表示,自己或身边的人也曾有过类似的经历,对“捂被子发汗”这种传统做法深信不疑,这起事件却让他们意识到,这种做法不仅不能有效退烧,反而可能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
“捂被子发汗”这种传统做法并不科学,发烧时,人体需要通过出汗来散热,但过度包裹被子会阻碍汗液的蒸发,导致体内热量无法有效散发,从而加重病情,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中还可能引发中暑、热射病等严重疾病。
专家提醒广大市民,在面对发烧时,应科学对待,避免陷入误区,要测量体温,了解发烧的程度,如果体温超过38.5℃,或伴有头痛、乏力、咳嗽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过度包裹被子或穿过多衣物,要多喝水,补充体内水分和电解质,还可以通过物理降温的方法来帮助退烧,如使用退热贴、洗温水澡等。
这起小伙发烧捂被子发汗被送进ICU的事件再次提醒我们,在面对发烧时,应科学对待,避免陷入误区,只有正确了解发烧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才能有效保护我们的身体健康,也希望广大市民能够加强健康知识的学习和宣传,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共同维护一个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