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古代的名称变迁与历史文化
广西,这片位于中国南部的神奇土地,自古以来就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吸引着世人的目光,从远古时期的刀耕火种,到先秦时期的百越之地,再到秦始皇统一岭南后的桂林郡,广西的历史变迁如同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记录着这片土地上的沧桑与辉煌。
一、远古时期的广西
广西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据考古发现,早在距今80万年前,就有原始人类在百越地区繁衍生息,这些远古人类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迹,如百色旧石器遗址出土的百色手斧,距今已有80.3万年,这些发现不仅证明了广西地区人类活动的早期历史,也为我们揭示了远古时期人类生活的面貌。
在母系社会与父系社会漫长的发展中,广西逐渐形成了原始的农业、畜牧业和制陶业,距今约1万至6000年前,境内古人逐步走出岩洞与河谷,向平原和滨海地区发展,广西地区逐渐产生了较为成熟的原始农业和畜牧业,这些产业的发展为广西地区的人类社会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先秦时期的广西
先秦时期,广西是百越的一部分,百越是对分布于今天浙、闽、粤、桂等地的南部少数民族的统称,因部落众多,故称为“百越”,这一时期的广西主要为骆越国的统辖范围,居住着百越民族中的“骆越”、“西瓯”、“苍梧”等部族,这些部族创造了灿烂的稻作文化、青铜文化、铜鼓文化和花山文化,并在我国最先发明了水稻的人工种植技术,这些文化成就不仅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也为今天华夏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秦朝至宋朝的广西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今广西区域纳入中央王朝版图,分属桂林郡和象郡,灵渠的开凿和通航沟通了湘江和漓江,使得当时中原的先进生产技术逐渐传入广西地区,极大地推动了广西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秦末汉初,今广西区域属南海尉赵佗割据岭南而建立的南越国,汉武帝平定南越后,在今广西区域设置苍梧、郁林、合浦3郡,汉代凭借海路拓宽海上贸易规模,合浦郡发展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之一。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今广西区域隶属不断更替,先后属于吴、晋以及南朝的宋、齐、梁、陈等政权,隋灭陈后,在今广西境内设宁越、永平、合浦、郁林、始安5郡85县,唐初,今广西大部地域归属岭南道的桂、容、邕三管节制,咸通三年(862年),岭南道分东、西两道,并以邕管经略使为岭南西道节度使,这是广西成为一级独立政区之始,唐代广西经济、文化有较大发展,出现桂、邕、柳、容等重要市镇。
宋朝时期,今广西大部地区属广南路,至道三年(997年),广南路析为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今广西大部属广南西路,“广西”之名即源于此,此时广西经济社会有较大发展,锡、铅产量在全国位居前列,苎麻织品质量上乘,邕州横山寨(治今田东)、永平寨(治今宁明)和钦州三大博易场成为当时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集镇,梧州元丰监成为江南六大铸钱监之一,然而宋代广西境内兵事不断,既有区希范、侬智高、李接反宋等内部冲突,又有熙宁八年(1075年)交趾(今越南)入侵等外部威胁,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较大影响。
四、元朝至明清时期的广西
元朝时期,广西属湖广行中书省,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置广西行省,为广西设省之始,明朝洪武九年(1376年)设广西承宣布政使司,成为当时13个布政使司之一,明清时期广西的行政区划基本稳定下来,社会经济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
五、广西的别称与历史文化
广西除了简称“桂”外,历史上还有“粤西”、“西粤”、“粤右”、“岭右”、“广右”、“桂海”、“八桂”等别称,这些别称不仅反映了广西在历史上的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变化,也体现了广西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特色。
八桂”这一名称的由来有多种说法,一种传说是古时有一位仙女携桂子飞过广西,看到这里美丽的山水而流连忘返,洒落八颗桂子,从此域内八桂成林,另一种说法是出自先秦古籍
发表评论